宋陵麦田:从春分青绿到芒种金黄 节气在中原大地写诗
郑州巩义宋陵,节令流转书写大地诗行。春分时节,记者踏访此地,目之所及是初吐新绿的麦田,嫩苗破土,生机萌动;时隔近三月,芒种再至,同一片土地已化作翻滚的金色麦浪,沉甸甸的麦穗低垂,宣告着收获时刻的来临。
郑州巩义宋陵,节令流转书写大地诗行。春分时节,记者踏访此地,目之所及是初吐新绿的麦田,嫩苗破土,生机萌动;时隔近三月,芒种再至,同一片土地已化作翻滚的金色麦浪,沉甸甸的麦穗低垂,宣告着收获时刻的来临。
家人们,今儿个可得给你们唠唠河北邯郸临漳县发生的一件糟心事,真让人恨得牙痒痒!你们说说,夏收本是农民们满心欢喜收获的季节,咋就有人这么缺德,在麦田里搞破坏呢?
这不是危言耸听。河南某地的老农张建国,去年就因为一根拇指粗的钢筋,赔光了全家一年的收成。他的收割机刀片瞬间崩裂,维修费高达3万元,而一亩麦子卖完也不过赚2000块。
6月6日,河北省农业农村厅与河北省消防救援总队联合发布麦收消防安全提示,旨在提升广大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有效防范火灾事故,全力保障小麦顺利收获,实现颗粒归仓。
麦浪翻涌,机器轰鸣。6月6日,山东省“十百千万”农机推广大行动德州禹城市小麦低损收获和玉米高性能播种机械化现场演示活动在安仁镇举行,这也标志着德州市849.3万亩小麦大面积机收启动。
照片中,侯丽丽笑靥如花,此刻却躺在ICU病房里昏迷不醒,那原本充满活力的面容此刻显得如此脆弱。五天前,她还在金灿灿的麦田里挥汗如雨,忙碌地收割着庄稼。
经过闫女士的仔细观察,这些钢筋像是不久前刚焊接的,明显是有人恶意为之。
在当下热闹非凡的综艺文化领域中,一档名为《种地吧》的节目凭借其独特的魅力收获了众多观众的喜爱。而其中,种地吧麦田音乐会更是成为了粉丝们翘首以盼的盛事。此次,种地吧麦田音乐会的相关消息一经传出,便在网络上掀起了一阵热议的浪潮,网友们纷纷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发表自己的
6月正是农村麦收的黄金季节,在北方种植小麦的广袤乡村土地上,收割机也已经纷纷开始热火朝天地进地里开始收麦了。
可令人没想到的是,在这个关键时刻,居然有人为了一己私利站出来捣乱:邯郸麦田里惊现多根尖锐钢筋,意图对收割机进行破。
芒种,名带“芒”字,却与武侠小说里的“杨过”毫无瓜葛;名含“种”字,却非教你阳台种花。它可能是二十四节气中最被名字“耽误”的一个——看似诗意,实则写实:“芒”是麦穗上扎手的锋芒,“种”是插进泥土的秧苗。所谓“芒种忙种,碰到亲家不说话”,此刻的中国农田,收割机与
芒种标志着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启。“芒”指的是麦类等带芒植物的收获期;“种”则代表谷黍等作物的播种时刻。芒种时节一到,夏季成熟的作物需及时收割,而秋季的作物也需着手播种,收获与播种的节奏紧密相扣,正是农事繁忙的高峰期。
随着《种地吧2》持续热播,“第二届麦田音乐会”计划于6月6日在杭州三墩镇后陡门举办。爱奇艺VIP会员专属现场通道即将开启,200名幸运VIP“禾伙人”将有机会亲临音乐会现场。
央广网北京6月6日消息(总台记者万灵 河北台记者魏娜 邢台台记者崔铁宁)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当前全国夏粮小麦大规模机收持续向北推进,截至5日,已经收获小麦1.82亿亩,总体进度过半。
2025年6月1日,山东菏泽曹县朱胡同村的麦田突遭大火。正值麦收时节,干燥的麦秆在风助下迅速蔓延,火舌吞噬着农民半载的心血。危急时刻,农机手孙志东驾驶收割机冲入火海,用行动诠释了何为“平凡人的英雄主义”。
之前在赵一博的vlog里看到过他沿路撒播花种,但是后来再也没见他提起过,也没见到沿路是不是有花朵盛开。以为花种没有成活呢。心里直叹息,他的这一份浪漫没有实现。
前不久去河南旅游,中原大地,一望无际的麦田,黄绿相间,如同大地最绚烂的调色盘。清风拂来,麦浪翻滚,沙沙的声音,仿佛是大地在呼吸,在低语,又仿佛在诉说着成长与收获的故事。阳光洒在麦芒上,闪烁着细碎的光芒,轻轻抚摸着麦穗,指尖传来的是粗糙而又踏实的触感,我不由得想
不大的集装箱简易房,兼备着办公与生活的功能,每天准时飘出饭香。为了方便管理土地,王建民把它“安置”在武城县鲁权屯镇北伍旗村农田旁,以此为中心向周边辐射,是他流转的13200亩土地,涵盖了13个村庄,面积分别从几百亩到2000多亩不等。
6月1号那天山东菏泽有个麦田着火了。当时孙志东一家正开车路过,看见浓烟好几里地外都看得见。他赶紧掉头开进去,说啥也要先把能收的麦子抢回来。
最近河南农村发生了一件事,村民租来收割机收麦子,结果被个穿红夹克的拦住不让走。那人站在地头,说什么机器打碎秸秆影响他收草。这时候正是抢收关键期,耽误半天麦子就可能烂在地里。